第一、互联网+模式单一,且信息化程度不够
我国物流企业的互联网+模式单一,有能力实施信息化的企业更多地限于a等单一模式,且受企业规模的限制,信息化程度尚且不够。广大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尤其不够,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实现信息化转型升级困难重重。
第二、行业竞争比较激烈,且存在不良竞争现象
现在的物流信息平台领域已经出现了泡沫,同质化竞争、恶性竞争非常严重,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。智慧物流中第一方队包括菜鸟、运满满、货拉拉等,以平台形式出现,属于资金密集型;第二方队拥有大量园区、车队,资产比较重;还有一部分属于方案提供商,属于典型的第三方物流。总的来看,不管是互联网平台还是线下的第三方物流,竞争都十分激烈,可以说进入了赚吆喝不赚钱的时代。不断的烧钱和补贴大战不利于形成良性合理的竞争生态。
第三、互联网+创新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
传统物流系统性不强,网络化程度低,速度慢、成本高、渠道不畅、创新能力弱,随着用户的增长,越来越适应不了日益增长的用户个性化需求。很多物流企业开始探索互联网+、大数据技术并将其结合,以探索新的商业模式。例如,物流企业以轻资产的模式进行运作,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,通过共享的理念,在线上通过智慧物流平台整合大量的车源货源,线下整合物流园区和物流干线,大大挺升整个产业链条的运营效率,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。互联网+物流是推动物流朝着标准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、集约化方向发展的方式。
行业分析研究员表示:可借鉴国外经验,借助第三方平台弥补技术短板,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升级。如中国物通网一站式发货平台,从业务信息化、运输过程信息化、管理信息化三方面为物流企业提供全套信息化解决方案,帮助物流企业低成本实现信息化转型升级。或加快业内整合,通过强强联合以提升整体实力,从而更好地利用信息化走出互联网+物流的中国模式。